望海风斗。钟离。郑云龙。生田大和。今何在。型月。
最近原神沉迷中。

【剧评】从《唐璜》管窥一斑生田大和的美学世界(二)(三)

在这其中,提到将演技、个人气质与演唱融为一身的人,本剧的主役望海风斗是不得不第一个说的。

我曾经在知乎写过一个回答,其中有一段关于她的演唱的描述:“在我看来,现役中望海风斗和北翔海莉代表了剧团男役歌上手的两个方向,前者是现代派的摇滚嗓,后者是古典派的美声嗓。当然这不代表此两人只适合这两种风格,但显而易见的这两种风格分别由此两人演绎会非常精彩。她的音色厚重,音域广阔,怒音和重音方面有非常突出的表现,但轻柔的弱混声也是很强的,更强的是她在强弱之间自如转换的控制能力。”这一段正是我在看完《唐璜》之后的感触。在这部剧中,望海的演唱里蕴含的情感,如同奔涌而来的江河将人淹没。甚至不用看着画面也能从声音中浮现出唐璜的形象,以及这个形象的前后转变。我进而感觉到这部剧或许是为了她量身定制,没有她的话,这部剧在剧团是上演不了的。

除望海风斗外,剧团没有第二个唐璜。

迄今为止望海与生田的每一次合作几乎都能带给人惊喜,因而我擅自认为望海是剧团内最适合生田美学的生徒,而唐璜更是其中集大成的角色。与off给人的印象截然不同,在舞台上,尤其是在与生田合作的时候,望海的魅力是肉食性的、富有侵略性的。她的色气甚至跟剧团一贯强调的“梦幻感”不同,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形象,而是在红尘中翻滚过的,为七情六欲喜怒哀乐缠绕着的“人”。但唐璜却又不仅仅是一个“人”这么简单。生田给这部剧加上了太多的隐喻,甚至带有宗教上的意味。生田给唐璜下的定义是:“被爱诅咒的男人。”

倘若仅仅是一个普通的人,为什么会被爱诅咒?当然,所有人都知道剧情,唐璜是一个风流的浪子,伤害了太多人的心,手里还握着人命。假如说一个这样的人会被爱诅咒,那也是理所应当。然而没有人会无缘无故令自己身犯禁忌,其中必定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原剧中并没有给出唐璜为什么形成这种性格的缘由,但生田写了出来。唐璜父亲的独唱短暂地造就了一个时间回溯的舞台空间,从中野々花ひまり饰演的小唐璜给观众解释了唐璜人格形成的原因。此处又有两个版本,KAAT版中小唐璜对母亲的爱日久生变,差点对母亲图谋不轨,而母亲因无法忍受这份罪孽而自杀;梅田版本中母亲身患顽疾却笃信上帝,小唐璜也为母亲的病虔诚祈祷,在母亲病重不治之后摔掉了十字架放弃信仰。

从这两个版本中得出的对于唐璜性格形成原因的解读是完全不同的,但不同的因却把唐璜引上了同一条悲剧的道路。KAAT版中,唐璜对母亲产生了俄狄浦斯情结,这种背弃人伦的爱毫无疑问是触犯神明的,而他的母亲却是一个笃信者。这使得他既失去了母亲,也失去了自己爱的萌芽。从此之后他的身上开始背负罪孽,对爱的认知也愈发变得扭曲。他第一次的爱便带来了悲剧性的结局,也许幼小的唐璜甚至不能明白为什么母亲会为他的爱结束自己的生命。在那个幼小的唐璜看来,他既是被母亲背叛,也是被神明背叛,更是被爱背叛。从此以后唐璜开始寻欢作乐,或许是把内心里母亲的形象投射在了他遇见的每一个女子身上,既从她们那里索取自己没得到过的爱,也向她们报复着母亲抛弃自己的恨。而梅田版相比之下就显得清正美得多,在这里母亲只不过是一个引子,真正塑造了唐璜的正是神明本身。唐璜向神明祈求着奇迹而不得,他的笃信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在母亲离去之后,唐璜愤怒地扯下了十字架,抛弃了所谓的信仰和戒律。由此看来唐璜的悲剧,归根结底在于他触犯了神,因而被神所诅咒。而神明所用来处罚唐璜的武器,便是唐璜打小以来从未得到过的“爱”。

那么,为什么神明不能在一开始就拯救唐璜,以至于要造出后来的许多悲剧呢?


西方宗教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即“原罪”,是指人内在的罪性是一切罪行的根源。

而或许在唐璜身上,这个概念显露尤甚。试以KAAT版为例,俄狄浦斯情结是人类在儿童时期或多或少会经历的正常的心理倾向,当过了这段时间大部分人就会自然而然地走出,但唐璜却跨越了应有的界限。这是他与生俱来的根性所致。抽象化的所谓“原罪”具体到此,其实就是唐璜天性里的恶。唐璜此后继续犯下的错,不过是遵循这份“恶”生活的结果,而他此后遭受的悲剧,包括最后令他覆灭的爱情,则是为了让他从“恶”中醒悟的处罚。

从这里我想到了剧中的塞维利亚,恐怕唐璜的降生正是为了这座城市。世人皆知仇恨与罪恶之花绽放的维罗纳城,而塞维利亚的恶又是另一种形式。它放纵、堕落、不知悲悯,也只有在这样的地方才需要唐璜,也才会产生唐璜。唐璜在酒馆与各位女郎们寻欢作乐的时候,他随着整座城市一起沉沦下去。而当他的未婚妻埃尔维拉两次来寻找他时,均遭到了各方的嘲笑与调戏。甚至当埃尔维拉脱去衣服逞强地展示自己也能像唐璜追寻的生活一样堕落的时候,四周围全是一片叫好的喝彩之声。除了唐卡洛之外,没有人对埃尔维拉报以任何的同情。人们甚至围观看戏,以埃尔维拉的悲痛取乐。是这样的城市纵容了唐璜的生长,也是这样的城市才需要唐璜的悲剧来警醒众人。

那么这也就牵涉到了唐璜性格形成的后天因素了。除了根性中的恶,以及直接成为导火索的母亲之死,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后天所致。在此处,唐璜父亲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他既是当地有名望的贵族,更是唐璜剩下的唯一亲人。按理来说,他本应当负起教育唐璜,引他走上正轨的责任。但很显然,唐璜与自己的父亲关系并不是太好。在唐卡洛劝说他去跟父亲谈话的时候,唐璜露出了满脸的不耐烦。即便是在与父亲谈话的时候,他也显得十分心不在焉。这真的仅仅是因为不想听到父亲的说教吗?

恐怕未必。诸多细节表明,唐璜的童年是父爱缺位的童年。

且不说假如父亲能够及时察觉到唐璜对母亲异样的情愫的话,也许就能避免唐璜的犯下的第一桩罪行。只需要观察唐璜与父亲对话这一段的表演就可知一二。这一段里望海通过细节上的演出暗中揭露了唐璜的内心:由于早年爱的缺失,他事实上从未真正长大过。小唐璜与唐璜有一个共同的芝居小细节,啃指甲。我之前觉得对指甲很在意只是望海自己在饰演这种角色时的小习惯,因为大亨那会儿布朗逊也是这样。但看见坐在母亲的尸体旁边啃指甲的小唐璜的时候我推翻了这个想法。在我看来这或许是唐璜幼年时口唇期欲望没有得到满足,没有得到足够的爱和关注,在成长的过程中时有发生的退行现象。一旦在感受到挫折、焦虑的情绪时,唐璜的内心就会退化为当初的那个小孩子,啃指甲是他脆弱内心显露出来的一个表象。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细节是,当唐璜的父亲把手搭上他的肩膀时,唐璜浑身一僵。这证明他抗拒与父亲的肢体接触,那对他来说是十分陌生的体验。

从结果上来说,唐璜早早就失去了母亲,父爱又在他的成长中时常缺失,令他过早地投身于塞维利亚街头巷尾的声色犬马,而塞维利亚特有的放纵与堕落的氛围,也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他的性格。


评论
热度 ( 21 )
  1.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独唱曲-ARIA | Powered by LOFTER